漆韻繪法扇,童心傳法音——雁峰區(qū)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與先鋒社區(qū)共譜普法新篇
2025-08-22 16:51:33
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王汝福 | 作者:劉妍君 | 點擊量:8082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劉妍君)非遺漆扇承古韻,法潤童心啟新程。為讓法律知識以更生動的形式走進青少年心中,衡陽市雁峰區(qū)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攜手先鋒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特別邀請大學生與小學生志愿者共赴一場“非遺+普法”的手工之約?;顒蝇F場,非遺漆扇制作材料整齊擺放,色彩明快的漆料與素凈扇面相映成趣,大學生志愿者化身“小老師”,耐心向小學生講解漆扇歷史與繪畫技巧,為后續(xù)的“普法創(chuàng)作”筑牢基礎,讓傳統(tǒng)文化與法治精神在互動中悄然融合。
妙筆繪就法治扇,一字一句皆入心?!吧让骐m小,卻是普法的‘移動課堂’!”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,志愿者們圍繞“民法典小常識”“未成年人保護法”“法律援助”等主題展開創(chuàng)作。大學生志愿者手把手教小學生勾勒線條、調配漆色,簡約圖案錯落呈現,素白扇面漸漸被賦予法治溫度。每一筆漆料的涂抹、每一個文字的書寫,都讓法律知識從抽象條文變成可觸可感的藝術作品,在孩子們心中播下尊法守法的種子。
志愿同心傳法意,群眾聯動暖人心。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非遺體驗,更是雁峰區(qū)司法局創(chuàng)新非遺普法的生動實踐。大學生志愿者以專業(yè)與熱情搭建起“傳幫帶”橋梁,小學生志愿者用童真視角賦予普法新活力,雙方在協作中深化對法律的理解。先鋒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則充分發(fā)揮陣地作用,為活動提供場地與保障,形成“司法引導+社區(qū)支持+志愿參與”的普法合力,讓法治宣傳走出課堂、貼近生活,為建設法治雁峰注入青春力量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